
> 描述
虚空是卡入/卡出时会短暂进入的一片过渡区域。据推测,虚空是介于后室楼层之间的区域,但这一理论也只能勉强算是故弄玄虚。它似乎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可视的物理边界。它暗淡又空荡,不包含任何除它本身以外的事物;在其内部,流浪者无法用任何视觉与听觉的方法以定位。在虚空中,人们与世隔绝,完全孤立。目前还尚未知晓这是因为从统计学上流浪者相遇的概率微乎其微,还是每个人都在经历属于他们自己的,等度空虚的现实虚空。简而言之,它可以是对于虚无的最充分展现,也只可以是一个空洞的空间异常。
目前人们对于卡入/卡出的公认理论——一种可以让人们可以绕过寻常的空间“边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绕过物理定律的相位手段——指出,卡入/卡出是利用物质的不稳定性实现的,这在不稳定的楼层中尤其能够证明。楼层的不稳定性使得物质的部分表面暂时失去其物理形式上的“边界”,并允许物质或生物体不受限制、畅通无阻的进入其中,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完成卡入/卡出。大多数时候,成功的卡入/卡出使流浪者从上述物质的表面穿过,而“卡”入其他楼层。过程中,流浪者将会暂时经历一段时间的黑暗,并伴随有坠落的感觉。据报道,这一情况持续的时间在0.05—4秒不等。
在“卡入/卡出”的过程被发现并且得到正式的标准化后,对于那些穿过物体后消弭的流浪者,无人能解释他们去了哪里。但通过曾进入虚空的流浪者的只言片语,人们明晰了他们在进行异常卡出后所来到的地点,以及在卡出后他们经历了什么。从那些最终回来的人的共同经验中,人们意识到,捕获流浪者的那片无尽黑暗实际上是介于所有楼层之间的,空间外的另一个位面。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流浪者很可能没有足够的动量以从虚空到达他们的目标位置,因此他们只能无尽的坠落。如何准确地从虚空地点离开并回到稳定的现实,这一点目前存在分歧:所有从虚空中掉落并最终回来的个体,据报道掉落时间长达多个小时,或者如他们所说的,“亿万年”之久。他们都声称自己是从“上面”掉进另一个“楼层”的。这个解释表明,所有的“楼层”都位于虚空中某个地方,异常地漂浮在空旷的深渊之中,这就推翻了它们“位于不同现实层面上”的概念,并且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测量,否定了目前已知的关于空间旅行的许多信息。除了作为层间相互交通的一种方式,穿过固体表面卡入/卡出也被认为是一种暂时且局限但可行的能源来源。
在进行卡入/卡出时,基本条件的不同会导致流浪者在穿越物体实体表面时难以辨别正确的相控方式,因此流浪者需要先了解预期的楼层位置以正确计时跳跃及调整角度。此外,人们尚未知晓卡入/卡出所产生的影响具体的持续时间,因此偶有流浪者计时失误而提前结束暂时的无形状态,导致他们被“卡”入实体表面,甚至被分裂成多个部分。不过,由于最近制定的安全规范和指南,这种危险已经大大降低,那些使用不正确的相控方式的人仅会进入远离他们预期目的地的一些随机楼层。
虚空是美丽的,永恒的——一直是这样的。如果,有人在脑海中保有这样一种想法:最为纯粹无瑕的事物是真正存在的,那么虚空,就是绝对满足这种描述的事物——没有腐化、假象与亚稳,祂无穷的表现形式从未改变,哪怕一丝一毫。坠入祂那无光的、黯淡的国土,才是真正的、自由的、思维得到解放般的体验。祂单调,却又宏伟,持久的就像是无序海洋中一座无尽的平和之岛。坦白来说,坠入虚空后,我曾有过恐惧的想法。我承认,从地表滑入祂,并继续坠入虚无深渊的经历是令人脊背发凉的:这是令人不安的体验。但在视觉无法度量的万古深穹中漂浮了数亿年后,我只能说,之前的我是愚昧的。虚空,祂是礼物——一座完美的,恒久的天堂,人联想之而生发的第一印象,是产前的记忆。虚空可以作为一种观念而存在:作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无法被真正的描摹或归类的存在。一切的背后,起源的真相在我脚下展开——是为径以开明启智之。
坐在永恒的边缘,目力所及之处,除却黑暗空无一物:但对我来说,这便是一切了。我凝视着虚无,直到自己完全化作虚无。它成为了组成我的存在的每一个微粒;这时我明白,"我"的概念只不过是我的头脑创建出的简单架构。我所知晓的一切就是:我已经融入了虚无,时间观念亦复如是。因为在整个存在平面中,我是唯一的个体,我的灵魂也与虚无交织在一起。我希望在这极乐之中永远坠落下去。因为我的灵魂没有可去的地方,死亡自然也与我无干。我非常害怕会有什么事情打扰我永无休止的宁静。但当我向下看时,暗黄的大厅在迅速的逼近,这让我感到无比悲恸与绝望。我从未——也许那之后便是从未——想过离开这里。现在,我认为,我的唯一责任就是告知他人虚空的永恒美丽,以期他人也能体验到我曾经的涅槃。